来源头条作者:东麓子来源头条作者:东麓子《桃花扇》中的思南名人田仰文/田永红(思南作协主席)众所周知,《桃花扇》是我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
《桃花扇》中的思南名人田仰
文/田永红(思南作协主席)众所周知,《桃花扇》是我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它们在我国乃至世界戏剧史及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戏剧《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展现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与腐败,热情歌颂了敢于和权奸作斗争的高尚气节和爱国情感。而让人们感到奇怪的是《桃花扇》中多次提到思南名人田仰。这又是为何呢?
田仰(1590—1651年),字百源,思南府城人(《田氏族谱》记为思南城郭人,乡间传有田仰生于思南大梁者,即今天思南邵家桥雷坪,其高祖田谷葬在附近,或其祖籍地,另传有德江大堡者,其墓在焉),明万历四十年(1612)贵州乡试第三名,四十一年(1613)登进士,初官山东省汶上县县令,莅任三载,继迁益都县令不久,后擢升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在任期间,时闻母逝,回藉丁忧,三年服满,补授浙江温州处佥事,迁浙江水利道佥事,再迁广东粮储道参议。崇祯元年(1625)升任尚宝寺郷,迁太仆寺卿,不数月升都察院副都御使,钦命巡抚四川,嗣总漕,晋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御前侍卫大臣。田仰出生在书香门第的仕宦之家。先祖田永富明初受思南宣慰使田大雅邀请入黔来思南传授儒家文化,二世祖田万钟,三世祖田显文皆从事教育,四世祖田谷,举人,云南曲靖府通判,田谷二弟田稠,岁贡,卢山县教谕,田谷三弟田秋,进士及第,官至广东布政使。五世祖即田仰曾祖田时正,岁贡,湖广江陵教谕。祖父田子渭,拔贡,四川大竹主薄。田仰父辈助国、贡国、报国弟兄三人皆为举人,父贡国,做过河南归德府、四川遵义府推官,贡国兄助国,河南武陟县知县。四世祖田谷,葬于城南9公里官坡。现官坡下大路边存一通田仰为其高祖田谷立的神道碑。碑正中书“明诰封奉政大夫任云南曲靖军民府通判素齐田公神道”。田仰住宅遗址在今思唐街道办事处府后街职校遗址,当时建筑宏大,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传说先修转角九重堂,后因犯朝制禁忌,改建为转角七重堂。
万历四十一年(1613),田仰与四川巴县王应熊、直隶宜兴周延儒同为癸丑科进士,初任山东汶上县县令,在任期间为政清廉,勤于政事,忘我工作,大公无私,体恤民情,爱戴百姓,莅任三载,调任益都县县令。离开汶上后,汶上县人民感念他的功德与业绩,为他立祠塑像,树碑列传,让子孙后代瞻仰。到益都后不久,时值大旱,农业欠收,人民生活困苦,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荒,田仰见此情景,深感不安,亲自深入到灾区调研,了解灾情,安抚民心,领导群众抗灾救灾,组织生产自救。其间,他拿出自己的俸禄“施粥赈饥,救民于水火,蒙活甚众”。
他不但自己捐其所有,还请求在河南归德府任通判的父亲也拿出钱物来支援灾区,救助受灾群众。与此同时,他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申文蠲免杂课”,减轻人民负担,让人民度过难关。在他的组织领导下,益都人民很快战胜了自然灾害,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田仰不仅政绩突出,而且注重文教。由他纂修的《益都县志》,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修成,前后历经10个月,修成了益都自置县以来的第一部县志。该部县志共9卷,内容广泛,地域、山川、户口、人物、风俗乃至城池、廨宇、井邑、先贤遗迹等无不具备。惜这部县志已失传,仅 在北京图书馆存有残本;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思南府文庙,于明崇祯十四年 (1641)知府丁裕庆重修时,兵部尚书田仰撰有《重修文庙碑记》。
“官念其功,民怀其德”,他在益都的政绩有口皆碑,赞颂他的人数倍于汶上县,由是“循声上达,宠命下颁”,朝廷提升他为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在吏部,他“正色立朝,不通私谒,不徇私情,不畏权贵,佥壬惮焉”。这一时期,奸臣魏忠贤当道,把刚正不阿的田仰视为眼中钉,不时为难田仰,使其“处世维艰”。1628年8月,朱由检崇祯皇帝继位,9月,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田仰头上的乌云尽散,深得朝廷重用,晋升为尚宝寺卿,迅迁太仆寺卿,不数月又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继而“再承钦命,巡抚四川”。巡抚四川时,其父正在治下的遵义府任通判,为了严肃政务,大公无私,他劝父离职隐退。
在四川巡抚任上,他“剔弊厘奸,纲纪整肃”,政令畅通,市风井然,民风纯朴,就在川人安居乐业的时候,贵州水西酋长安邦彦伙同四川古蔺酋长奢崇明合谋反叛朝廷,朝廷多次派兵征剿,均无功而返。只好派田仰前往征剿,田仰奉旨准备粮草,调兵遣将,训练军队,随后率领大军赶赴叙永桃红坝与叛军决战。由于田仰智勇双全,用兵得法,指挥有方,鏖战数日,大获全胜,一举荡平了安奢之乱。桃红坝大捷,消除了朝廷的心头大患,名声大振,喜获朝廷的嘉奖,奉旨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晋伯爵,荫一子袭锦衣卫指挥佥事,貤封明威将军。
正在田仰仕途如日中天的时候,其父田贡国因足疾辞世,他不得不告假丁忧。守孝期间,他“思木之有根,难忘千枝一本”,于是驱车前往江西吉安谒祠会族,族人劝他归宗吉安,于是,他在吉安购置房屋田产,赣黔两地为家。尽孝三年后回朝廷,内阁主事王应熊千方百计阻挠他官复原职,乃补淮漕总督、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1640年崇祯皇帝念其桃红坝之功,将其宗室女赐婚给田仰为妾。1644年3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王朝群龙无首,王公大臣纷纷弃城南逃,同年5月15日,福王朱油崧即位于南京,号宏光皇帝,5月18日,宏光皇帝追理桃红坝战功,降旨颁诏,恢复田仰兵部尚书之职。为报新恩,田仰赤心为国,仗义勤王,誓死保卫偏安江南一偶的南明王朝。
1644年1 0月,清兵大举南下,直逼南京,田仰持节钺兵符,领兵前往扬州奋力抵抗,推迟了清军进攻南京的时间。在以后的攻防转战中,田仰时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打击敌人,1645年7月,他一举攻下苏北一带的通州、如皋、海门等地,扩大了抗清战果。8月攻下苏南的福山,后因寡不敌众,战败突围逃亡海上。8月,田仰从海上归来,被委以东阁大学士、总兵。1646年5月,鲁监国在台州(今临海)主持召开航海定策会议,与会阁臣有张国维、陈涵辉、谢三宾、宋之普、陈盟、田仰、柯夏卿等。会议进行中,清军进逼,有人感叹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张国维、陈涵辉自尽,谢三宾、宋之普降清,陈盟、田仰隐居于临海,在此期间,他收到桂王从广东派人送来的招贤纳仕信,要田仰聚其麾下,再图发展。顺治元年,清朝定鼎分别于1644年至1647年、1649年三次颁诏大赦,重申对隐匿逃逸旧臣不咎既往,量才录用。田仰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复明无望,考虑再三,才走闽西、经浦城、宁化、广东,再回京师, 时有江西巡按董学成奏曰:“田某崇祯大司马,此人若释罪委用,是纵虎归山也。”,于是被清廷逮捕,复蒙亲王保奏,才得以释罪委以总漕(负责漕粮运输)之职。1651年3月7日病卒于任上,享年62岁,停放在北京前门吉安会馆。后由妾朱氏(崇祯皇帝宗室女)扶柩送殡吉安葬于纱帽山。19 年后,田之骏将其父灵柩从吉安迎归思南城,葬于思南县香坝镇瓦窑官庄沟半坡的乌江岸边,在其父田贡国墓下边约50米处,于1972年修公路毁,原墓型很大,墓主体四方形,每方约10米,墓内壁浮雕有花草人物,外围有墙,前有华表。墓毁后,料石被取来拱砌公路涵洞使用,墓内陪葬8个魂瓶,7个被民工挖坏,只完整保存一个,今存贵州省博物馆,田仰墓在官庄沟与道光《思南府续志》记载相符。后来又在德江县潮砥镇牌坊村(闭溪)又发现一田仰墓,并获得田仰墓志铭一方,详记其田仰生平,这又与田仰子田之峻为田仰撰写的《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昭考百源府君行略》记载相符。又一个田仰墓的发现,并不奇怪,恰 恰 应证了思南民间广为流传的“安葬田都堂(田仰,都御使之称)的那天同时发出十八道丧”的传说。
当然,田仰的功过历史自有评说,一是说他降了清,依据有三条:一是1646年5月,田仰领精兵三千,骡马五百,战船三百支赴江西宁都引豫王殿下而投。而此时的田仰正在台州参加航海定策会议,哪能去江西投降;二是说田仰和杨龙友在福建浦城一个三面环水的“山岛”上降清,而今90岁的贵州中医学院教授陈昌繁2008年去浦城调查,得知浦城历史上根本就没有三面环水的“山岛”的地方,连“山岛”的地方都没有,他去哪里降清;三是说田仰“永历元年(1647)四月以众三千人降于清,一夕为清兵所坑。”事实上是永历二年(1648)十一月,永历帝还给田仰一封信,望他走出林泉,辅助他恢复大明江山,如果田仰降清,永历帝还给田仰书信吗?实际上那次台州航海定策会议进行中,清军进逼,感叹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死的死,降的降。田仰与陈盟却隐居于临海,在此期间,他除了收到桂王送来的招贤纳士信外,还收到清朝三次颁诏大赦,重申对隐匿逃逸明朝旧臣不予追咎。后来,清朝新立,急需要人才,就觉得田仰是一个智勇超群的人物,还能为新朝做些事,就派人去劝其出山做官,田仰觉得一臣不能伺二君,做人气节为重。就坚决拒绝了。来人说:“你不为自己着想,也为儿孙想想吧。”他说:“儿子儿孙也不做官。”这样,清朝就视他为明朝的遗老遗少,即顽固派,此为二说。当然后来,田仰审时度势,觉得清朝确实代表新的潮流,才做了漕粮运输负责人。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样,清代孔子64代孙、戏曲作家孔尚任便为胜利者代言。孔尚任早年承家学,中过秀才。后隐居家乡山东石门山多年,研究礼乐兵农,听到李香君与侯方域、田仰故事后,灵感顿发,便成功地创作了戏剧《桃花扇》。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至曲阜祭孔,随从见了孔尚任及其创作的《桃花扇》,觉得尚任是个人才,便被举荐在御前讲经,受康熙赏识,破格授国子监博士,后累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而孔尚任的《桃花扇》,时与洪升《长生殿》相媲美,被人誉称为“南洪北孔”。在孔尚任的《桃花扇》中多处提到的田仰,把田仰作为反面人物来塑造。《桃花扇》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兴亡为内容的历史悲剧,共40出。而田仰正是南明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要写这段历史田仰难辞其咎,这也说明他在这段历史中的重要性,还进一步说明田仰没有降清,乌江文化人的气节还在;而李香君在孔尚任的笔下成了罕见的一个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她不仅美丽聪明,而且正直刚强,明大义有气节,她有着鲜明的政治是非观,把爱情的关系和选择建立在政治的关系和选择的基础上,这是她比《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更高大的基点,也是《桃花扇》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之所在。
那么,李香君何其人矣?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其父亲原是一位武官,因系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一伙阉党治罪后家道败落,飘泊异乡在李香君八岁的时候,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李香君自幼跟人习得艺家诸艺,音律诗词、丝竹琵琶无一不精通,她尤擅南曲,歌声甜润,深得四方游士追慕。因为养母李贞丽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
明崇祯十二年(1639),李香君刚满16岁的时候,见到流落江南才子侯方域,侯是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同病相怜,并一见倾心,像李香君这样一位名妓,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还要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鸨母,可惜侯方域没有银子,无能为力。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给了他大力的资助,梳拢仪式很顺利地办了下来。当夜侯方域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送给了李香君作定情之物,扇上系着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李香君深察侯郎的真心挚意,从此便留他住在了媚香楼中。但是,那笔钱并不是杨龙友的,而是阮大铖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想拉拢侯方域入僚。阮大铖本是明末戏曲家和文学家,人品却十分低下。侯方域尚自犹豫,但是李香君发飙了,劈手就把头上的发簪脱下来了,骂醒了侯方域。变卖了首饰,四下借钱,总算凑够了数,把钱扔还给了阮大铖。
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自侯方域去后,李香君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洗尽铅华,闭门谢客,一心等候公子归来。田仰与李香君的父亲曾经都是魏忠贤一伙阉党的打击对象,见侯方域迟迟不来,也是同情李香君的遭遇,爱慕李香君的容貌,曾经有纳李香君为妾的念头,也就是想想而已;然而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却说田仰在阮大铖的怂恿之下,拿着300两黄金、吹吹打打地去迎接李香君做妾。李香君坚决不从,田仰还要坚持,她干脆一头撞在栏杆上,血溅在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只好抬着花轿返回。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明人一看,这故事就是文学家的艺术想象。《桃花扇》的创作成功使孔尚任倒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名利双收,而田仰却被《桃花扇》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冤哉,枉也!思南有两支田氏家族最为出名,一为宣慰司田氏,传为隋时入黔,子孙遍布贵州。一为田永富家族,明初入思南,其字派为“永万显禾时,于国民之裔,实世立成发,中正建光昌”二十字,现已二十余代,本文作者即是其第二十一世孙。